基于湿度差异性的传统建筑夏季防热措施比较Comparisons among Heat Shielding Measures Based on Humidity Differenc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黄景珩;
摘要(Abstract):
为了满足室内热舒适性,干热和湿热地区的传统建筑都采取了遮阳、通风、隔热等夏季防热措施来营造适宜的室内空间。然而,基于两地空气相对湿度的差异性,它们在遮阳、通风、隔热等各个防热方面采取的策略却是有所不同的。这些防热方式也可以被当代建筑所借鉴。
关键词(KeyWords): 湿度差异;传统建筑;防热;通风;隔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黄景珩;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加平.给建筑降温的方式[J].中国报道,2010(8):32-35.
- [2]王静.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湿热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1(4):73-74.
- [3][也门]伊玛德.阿拉伯干热地区地域性气候与地域传统建筑形式研究应性[J].华中建筑,2006(10):188-193.
- [4]许东风,魏宏杨.重庆传统民居空间环境对气候的适应性[J].室内设计,2002(1):36-41.
- ①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 ②文丘里效应,也称文氏效应。这种现象以其发现者,意大利物理学家文丘里(Giovanni Battista Venturi)命名。这种效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气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利用这种效应可以制作出文氏管。
- ③《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附录2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