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非正统建筑的现状、特征和发展——以贵州格凸河风景名胜区重点景区(洞寨)实施规划为例Current Statu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Non-pedigreed Architecture
胡纹;奉婷;
摘要(Abstract):
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到来,缓解了人与环境的紧张关系,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环境时代,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面对现代城市结构和生活方式瓦解与崩溃的现状时将目光转向了非正统建筑的研究。非正统建筑在原始文明中似乎没有地位,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抛弃从这类建筑中获得经验。本文涉及的简明非正统建筑是贵州安顺紫云县格凸河地区中洞寨苗族民居,文中对当地传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做简单研究,并结合实际项目初探对当地简明非正统建筑的现状、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非正统建筑;中洞苗寨;格凸河景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纹;奉婷;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 [2]张松.建筑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相关国际宪章的启示[J].城市建筑,2006,(12):9.
- [3]王宇.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传统建筑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 [4]杨宝,宁倩.传统生土民居建筑遗产保护对策——浅议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J].华中建筑,2007(10).
- [5]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20.
- [6]闵庆文,孙业红.农村文化遗产保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机遇[J].世界环境,2008(1):62.
- [7]马晓丽.建设和保护:沉重而迫切的话题[N].中国建设报,200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