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勇;
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是促进重庆市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2018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会议精神,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重庆立足"两点",实现"两高"的工作要求,推动重庆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和"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实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对原《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规程》DBJ/T 50-039-2015进行了修订,完成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技术体系升级,并以培育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为载体,着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社区及绿色城市建设,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该文介绍了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发展情况,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思考。
2019年02期 v.18;No.18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辉;杨元华;陈进东;
建筑的进化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发展互为需求、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传统建筑是我国建筑进化发展的基石,尤其是传统民居,蕴含了先民对建筑建造、维护、运营等方面的大量思考,体现出民居建筑建造技术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其在气候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绿色"思维,与当前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一脉相承,该文通过文献调研、项目探访等方式,对巴渝地区的传统民居所体现的"绿色"建造智慧进行了梳理分析,对巴渝传统民居的绿色化发展,以及建筑的全面绿色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184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71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江鸿;谢厚礼;李丹;陈进东;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重庆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十余年来,为重庆市绿色生态建设、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结合重庆市已建成的163个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项目,分析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的技术应用现状,总结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推动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以下简称"生态小区")技术体系深入落实的建议,以供参考。
2019年02期 v.18;No.18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田霞;杨修明;杨元华;李丰;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城乡建设领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自2005年以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与修订标准,绿色生态小区品质不断提升。2018年完成了对原《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规程》(DBJ 50/T-039-2015)的修订,重庆市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标准、技术要求进一步提升。该文对修订后发布实施的《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 50/T-039-2018)进行解析,提出实施标准要求的具体建议,供行业人士参考。
2019年02期 v.18;No.18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净怡;
通过对近年来重庆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审查工作进行调研和总结,对当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从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对策。
2019年02期 v.18;No.18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俊楠;王净怡;杨元华;
建筑遮阳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环境质量,尤其在夏热冬冷地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该文选取了6栋重庆地区不同功能的建筑,深入分析了建筑全年负荷构成和逐月辐射得热冷负荷,对外遮阳技术带来的节能潜力进行了评估,同时测算了不同外遮阳形式对6栋建筑节能率的影响,提出了适宜重庆地区的建筑外遮阳技术应用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18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韩昊;刘大超;
路面基层是道路结构体系的关键结构层。路面基层的种类多样,水泥稳定碎石[1]是路面基层结构形式之一,由于材料易得、施工简便、质量易于控制,所以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被广泛应用于道路路面结构层。该文针对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常见病害种类,从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产生不同病害的原因,提出常见病害的处治方法与预防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的正确应用,会对路面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可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
2019年02期 v.18;No.184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郝渝军;苏定江;程菓;
针对典型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该文采用ABAQUS有限元方法,分别改变路面结构面层厚度、底基层厚度以及土基模量,分析路面力学响应,并对所研究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工程试验段应用。结果表明:透水性路面竖向位移随路面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随之减小;增加透水性沥青路面底基层厚度可以有效改善路面力学状况;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受土基模量影响较大。因此,推荐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厚度应大于12cm,底基层厚度取20~40cm,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采用土基模量高的砂性土。
2019年02期 v.18;No.18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于海祥;吴笛;
该文在分析工程结构可靠度基本概念和理论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岩土工程材料材性离散型大、统计资料不足等特点,指出了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实质就是地基承载力可靠度的问题,系统分析了地基承载力设计标准与地基可靠性设计标准的内在关系;深入探讨了现行标准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定义的物理力学意义内涵,对部分现行规定作了分析与点评,并通过解读现行标准对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规定,澄清了其适用范围和力学意义。
2019年02期 v.18;No.18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代雪梅;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基坑工程的深度愈加增大,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愈加明显,因此基坑监测技术成为深基坑工程安全保障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深基坑工程监测成果,并根据监测成果对其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
2019年02期 v.18;No.18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雷云佩;陈志平;魏丽敏;
以南宁某铁路项目中的膨胀土滑坡为工程背景,对膨胀土滑坡施工过程中的地表位移进行了监测;利用幂函数拟合了工点内膨胀土滑坡浅表位移与降雨量关系,效果较好,精度很高;同时分析了降雨、切坡和临时支护对边坡位移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位移变化曲线,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
2019年02期 v.18;No.18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郑佩莹;刘海源;
近年来,各种不同的近接工程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涌现。该文以其中较为常见的既有隧道上拟建多、高层建筑物为对象,通过对4个典型工程的介绍,以及2个工程的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对该类型近接工程下的建筑基础选型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建筑物正下方的隧道受影响最大,宜采用基础跨越该隧道范围的方式,且基础除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外,尚应有足够刚度,以保证不因过大的挠度对隧道产生过大的形变压力。另外,基础应尽量浅埋,保证现有的覆盖层厚度不被减薄,在局部地段如需对岩体进行清除时,则宜采用机械或人工等非爆破方式进行开挖,避免对隧道围岩的整体性造成不利影响。
2019年02期 v.18;No.18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瑞芳;匡建平;张中信;马野;
水文地质参数对海底隧道及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施工的安全及建成后的运营成本控制有重要影响。根据厦门第二东通海底砂层的承压完整井抽水试验三个落程数据,绘制出相应的抽水试验曲线,得出抽水井和观测井的动水位及静水位和潮汐水位基本同步波动、略有滞后的规律。依据稳定流裘布依公式和非稳定流配线法分析厦门第二东通海底抽水试验数据,考虑到受海水潮汐影响,对其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的求解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推广到具有观测井的承压完整井的海上抽水数据处理,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18;No.184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邹仁华;张琼;张浩;杨帆;
结合某酒店的框架-双核心筒结构,建立不同加强层布置方案的结构模型。运用SAP2000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得到各个模型的振型特征、变形特征、内力变化和刚度变化,对比分析各模型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方向上布置加强层可以减小结构的位移,增大结构的刚度;在振型运动的方向布置加强层可以减少该振型的周期;布置一层加强层对框架柱和核心筒承担的基底剪力和倾覆力矩的比值影响不大。
2019年02期 v.18;No.184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廖昉;马悦;梁涛;
为满足建筑设计要求,某办公楼的建筑立面随着高度变化发生扭转。为解决结构中斜柱的受力难题,对该工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验算了斜柱和相关构件的承载力,提出了针对斜柱采取的措施,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风荷载对扭转建筑的影响,可为类似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18;No.184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罗光;张云;杨明;
一般的拱桥设计主要考虑让主拱圈在恒载作用下,及恒载与主要活载的组合荷载下,拱轴线与拱轴压力线重合(五点重合法),但是由于交通量不断增加,长期运营过程中,活载不断增加导致拱轴线与压力线出现偏移,这便是导致拱桥损伤的主要因素,其外观特征体现在拱圈部位和拱上建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严重损坏的情况下不能满足结构的安全使用性能。该文以207国道岑溪市水汶镇内的水汶大桥为依托,采用现场调查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就当前主拱圈病害尚不明显、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圬工拱桥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将传统拱桥加固方法进行融合创新。针对主拱圈病害尚不明显的圬工拱桥,应尽量从克服其主要影响因素方面出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恢复因长期运营过程中活载不断增加导致拱轴线与压力线出现的偏移,让主拱圈在恒载作用下及恒载与主要活载的组合荷载下拱轴线与拱轴压力线再次重合,从而有效解决拱桥主体结构损伤问题,使加固后结构的长期可靠性得到保证。针对薄弱构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能够提升结构整体安全使用性能,经济效益效果显著。
2019年02期 v.18;No.184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1、作者投稿请上我社官方网站http://cqjz.cbpt.cnki.net首页的作者投稿栏注册投稿。邮箱cqjz2002@126.com仅为作者与编辑部联系的公共邮箱,不作投稿之用。2、来稿必须是原创稿件,务必立论新颖,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在4000字左右,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中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译)、作者姓名(英译)、作者单位(英译)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150~300字,英译)、关键词(3~8个,英译)、正文、参考文献。
2019年02期 v.18;No.184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正>《重庆建筑》是由重庆市建委主管、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重庆市建设行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行业科技期刊。刊物覆盖全国各建筑类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及建材、施工、开发企业等。2002年5月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重庆建筑》秉承一贯的办刊宗旨,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以探索、求真、务实、创新的态度,全面致力于"建设学科,探讨理论,推广技术,总结实践",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建筑事业打开一扇科技视窗。
2019年02期 v.18;No.184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何智亚;
<正>山城巷山城巷原名天灯巷、天灯街。此巷上口是法国传教士修建的仁爱堂和仁爱医院。1900年法国传教士在此巷坡上立杆点灯为路人照明,由此得名天灯巷。1972年更名为山城巷。山城巷是一条长长的石梯道,从南纪门起,石梯顺着城墙内侧朝通远门方向一直上到领事巷。山城巷中段有一条支巷,支巷里过去有体心堂、城南女工社、成德女中学校。山城巷上口就是有名的仁爱堂,1929年《重庆市区地形图》上标注有"法国医院"和"法国领事府"。
2019年02期 v.18;No.184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正>中国建筑行业优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年,《重庆建筑》杂志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中外山地建筑科学研究的最新资讯、最新科研成果、新成果转换,并发表最具有实践价值的科研论文、能够服务于建筑工程的实践经验及技术创新的文章等,力求办成既有科学研究价值,又能指导建筑工程实践的科技刊物。这是一本关于建筑与建筑研究的科技刊物,一本正向山地建筑高地攀爬的刊物,一本受到建设者热爱与支持的刊物。
2019年02期 v.18;No.184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