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 媒体重头文章概览

    <正>山地城市生活圈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步行活动的影响研究与优化策略在全龄友好城市与社区生活圈建设背景下,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行为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山地城市老年人的日常步行活动呈现出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特征,但鲜有研究关注地形变化下的影响作用。本研究拟探索以下问题:1)山地地形下,生活圈空间环境要素对老年人日常步行活动范围的影响较之平原城市是否不同?2)山地空间环境要素对降低老年人步行距离成本与促进其扩展活动空间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差异?3)环境营造及服务设施布局的影响具有怎样的空间异质性?选取山城重庆为典型案例,基于交通出行调查数据,考察纳入坡度因素后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要素对步行活动范围的影响,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作用的空间分异。

    2025年06期 v.24;No.26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乡村振兴

  • 水源保护区收缩型村庄空间营造与治理研究

    周天鹏;杨燕;

    水源保护区内涵盖大量的原生村庄,受城镇化发展影响,这些村庄被迫成为一种复杂的人文生态交织的收缩型实体地域,导致村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发生异变。从收缩型村庄内涵切入,基于水源保护区收缩型村庄空间的转变情况,分析村庄空间在生态保护与利用中的典型特征和实际存在问题,以人与生态和谐共生为目标,提出了“共存”到“共生”的空间营造、“规划”到“规建”的空间引导、“管理”到“治理”的空间参与等方面的创新路径,旨在提升当地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治理与振兴。

    2025年06期 v.24;No.26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阅读次数:8 ]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地域文化视域下绍兴东浦传统村落景观空间保护与更新设计路径探究

    尹璐;

    地域文化对于古村镇景观空间的塑造起着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研与设计探究,从地域文化视角分析东浦村景观空间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历时性的新与旧、共时性的传统与现代、空间复杂性的“物质·人·文化”关系三个方面提出共存·共融·共生的景观空间保护与更新设计路径,为传统村落景观发展提供借鉴。

    2025年06期 v.24;No.26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非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以化隆县科下村为例

    郭肖;

    多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以及立体多样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河湟地区非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多样性。通过深度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基于文化景观理论,以化隆县科下村为例,解析其文化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科下村文化景观上呈现出依山而建、畔水而居的村落格局,紧凑有序、有机生长的空间形态,生态营建、彰显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景观,多元包容、独具地域特色的社会文化;2)村落文化景观也在自然基底、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重影响制约下产生和多元发展;3)通过深化非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价值认知,旨在进一步为村落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提供理论借鉴。

    2025年06期 v.24;No.260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规划研究

  • 西汉时期河西走廊城镇体系的形成及结构研究

    高晗;

    河西走廊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核心通道,既是中原王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也是中央政权经略西北的战略屏障。西汉时期,通过系统性构建城镇体系,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控制与治理。基于历史文献与地理考据,从等级规模结构(行政层级与人口分布)、职能类型结构(军事、商贸、农业功能)及地域空间结构(城镇选址与地理环境关联)三个维度,解析河西走廊城镇体系的形成机制,并建立其历史演进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模式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阅读次数:7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都市近郊区乡村建设发展问题及规划路径探讨

    东云龙;

    都市近郊区乡村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地带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区域,其建设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尤为突出,研究该类地区乡村建设对推进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都市近郊区乡村建设发展的现代化再认识,从参与主体视角揭示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主导建设模式可持续性不足、资本下乡与乡村发展目标存在偏差、村民参与意识与动机不匹配等。在此基础上,从路径选择—建设效能—可持续发展3个维度,提出现代化视角下的都市近郊区乡村建设发展策略。

    2025年06期 v.24;No.26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全域旅游背景下锦屏山风景区入口片区功能布局优化研究

    杨云;段仕春;

    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景区入口片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门户”和“窗口”,其功能布局对提升游客体验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锦屏山风景区入口片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地理区位、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及地域文化特色,提出“两心、三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规划方案。该方案整合了入口服务、形象展示、咨询问询、停车购物、休闲娱乐及集散等功能,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区。研究及实践的结果表明,该规划不仅能够提升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还可为全域旅游背景下景区入口片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绿色建筑与数字技术

  • 室外与半室外天然光光景主观评价研究综述

    黄彦羽;杜宏武;

    光景学作为新兴研究领域,为人居环境的景观营造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新视角。通过系统梳理2014年12月至2024年6月间的34篇文献,聚焦室外与半室外天然光光景的主观评价研究。基于光、环境、人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框架,将主观评价变量与指标归纳为空间变量、天然光变量、个体变量及感知指标,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类分析。研究发现,动态性、亮度分布及光色是天然光光景的核心评价维度,而地域性与文化性对感知指标的设置有影响。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关注高密度城市环境的光景优化,拓展多元场景与方法,并推动研究记录的规范化,以促进光景设计的科学化与精细化发展。

    2025年06期 v.24;No.260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5G在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中的应用探析

    殷昆鹏;陈轩;汪川东;唐德莎;杨长辉;

    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当前建筑业的主流趋势,它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中存在的工期长、效率低和能耗大等问题,是一种先进的建筑生产方式,并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装配式建筑面临着预制生产相关规范和技术不够先进、工业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装配技术不够成熟等挑战,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质量保障,也阻碍了行业的预期发展。以5G融合应用研究为切入点,分析其在提升信息管理能力、优化数据处理与分析、推动建筑可视化发展等6个方面的应用,旨在构建科学的新型质量管理模式,增强各环节的网络协同与数据应用能力,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室内定位技术在装配式智慧工厂的研究与应用

    钟焘;曾虹;田懿;杨经纬;

    在国家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三化”及相关政策背景下,结合装配式智慧工厂生产安全管理现状,提出基于室内定位技术以提升“人-机”系统安全性的技术方案。通过室内定位技术经济比选,设计采用UWB定位技术进行架构、部署、研究与实践,并进行了室内定位、人员管控和行为分析等系列功能测试验证。试验表明,该技术精度高、可靠性强,能够满足装配式智慧工厂生产行为分析与安全管理需要,对行业技术与管理革新具有较大意义。

    2025年06期 v.24;No.26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交通与基础设施

  •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探索——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罗国庆;谭龙生;王永波;童果;杨红鸣;罗鲜华;

    重庆正在全力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而充电基础设施是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保障,其规划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和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重庆市中心城区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为例,通过构建基于场景分类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创新“三网协同”共享充电机制、强化规划实施和数字赋能,形成一套集约、高效、实用的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方法。实践证明,该规划编制方法有效提升了充电桩覆盖率和利用率,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体验,可为后续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核电厂生态公交站设计

    黄建伟;

    针对核电厂公交站的特殊需求与现状,分析了其在气候适应性、车辆保护及候车舒适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化设计的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公交站与停车场功能,采用屋顶绿化、采光井设计及优化流线布局,实现了节能减排、改善小气候的目标。同时,结合沿海厂址的气候特点,探索了结构适应性设计,为核电厂公交站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斜列式机动车库平面柱网设计研究(续)——以45°和30°斜列式停车方式为例

    张欣;

    在已有60°斜列式停车方式的平面柱网设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以45°和30°斜列式停车方式为例,研究其平面柱网设计规律:包括框架柱的截面形状与尺寸、柱网开间尺寸、柱网开间中的停车位数量、进深方向的柱网尺寸、柱网与停车位的关系、无障碍停车位等方面内容。按照独立式车库和附建式车库两种类型给出不同的设计建议。将各种停车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自的适用情况,形成完整的斜列式机动车库的设计参考资料,以期为相关设计图集的编制提供依据。

    2025年06期 v.24;No.260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中预制楼梯建造技术研究

    施星同;

    对地铁车站内部单密闭空间预制楼梯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从预制楼梯梯板标准化、梯板构造、梯板节点构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多块梯板拼装成整部楼梯的技术方案,同时研究了预制楼梯生产、运输、吊装等具体施工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二、三期工程中,明确了预制楼梯缺陷,并对原技术方案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地铁施工及运营对临近轨道车站的影响分析

    田琳;王鲁哲;张宁;

    以临近既有轨道车站的某地铁区间及出入口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采取地层结构法、荷载结构法对新建地铁的施工、运营阶段进行计算,分析其对临近既有车站结构安全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在新建地铁区间施工、运营阶段,既有轨道结构的变形、强度、裂缝可以满足规范要求。但鉴于项目距既有轨道结构较近,且考虑到隧道安全运营的社会重要性,仍需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分析结果可为其他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

  • 仿生策略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运用

    林海;杨笠;

    回顾近几年不同仿生策略下制备与开发出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介绍了仿贝壳珍珠母结构、布利冈结构、仿生荷叶以及骨仿生策略在水泥基材料中的运用,综述了各种仿生策略下水泥基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仿生策略的运用改善了水泥基材料韧性差,多孔易损伤等缺陷。最后,总结了仿生策略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5年06期 v.24;No.260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页岩陶粒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李金林;马源;肖自为;龚弦;邓修林;程曦;黄阳;

    页岩陶粒是一种由页岩高温烧制而成的创新型轻质建筑材料,具备轻质、高强度和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等优点。分析了页岩的物理、化学特性,概述了页岩陶粒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尤其在减轻结构重量、增强抗震、增强隔热性能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指出页岩陶粒有望实现建筑工程向更轻质、更保温隔热和更低碳环保方向的应用与发展。

    2025年06期 v.24;No.26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台风条件下观音圣坛风荷载研究

    郑德乾;黄轩;霍涛;潘钧俊;方平治;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浙江普陀山观音圣坛表面的风压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及参数设置的有效性;针对风洞试验确定的最不利风向角,数值模拟研究了台风工况对结构表面风荷载的影响,并结合周围地形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圣坛结构正面中上部存在较大的风压力,侧面及背面为风吸力;气流在圣坛结构各层挑檐位置因存在明显的流动分离现象而存在较强的风吸力,容易引起局部破坏;受周围地形的影响,圣坛结构与山体之间出现了风加速现象,导致侧面出现较大风吸力;在台风影响下,来流风速廓线更为陡峭,风加速区域明显增大,圣坛结构侧面及背面的负压增强,且分布更为复杂。

    2025年06期 v.24;No.260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特制中空防斜导正冲击钻头在钻孔桩中的应用研究

    瞿远;李维明;

    在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钻头的几何形状是影响成孔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结合温州某码头陆域道路工程实例,系统分析了冲击钻头几何形状对成孔效率(如钻进速度、能耗)及成孔质量(如垂直度、孔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中空防斜导正冲击钻头。详细阐述了该钻头的结构设计原理、制作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其在提升钻孔精度、减少偏斜及优化施工效率方面的优势。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钻孔桩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周海锋;

    为解决长螺旋钻孔压灌桩超深成孔卡钻、混凝土压灌易堵管、钢筋笼插打易变形等难题,结合某体育场项目,对其关键施工工艺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桩机有效钻深受超灌高度及桩孔出土影响,选型时应按桩长增加1~2 m考虑;超深成孔时土质对钻进效率影响显著,经实践总结得出不同土质钻进速度建议值;采用坍落度200~250 mm的超流态混凝土可有效提高压灌效率,降低断桩风险;钢筋笼采用锥形头构造并中心设置引插管,能显著提升插打效率;采用“六步法”截桩可保证桩头破除质量。工程实践证明,上述方法能高效优质地实现设计目标,为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提供了参考。

    2025年06期 v.24;No.26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坑拆换撑施工技术分析及优化

    袁青云;孙旻;吴剑秋;李得乐;

    基于武汉市某项目基坑工程,提出在地下室结构外墙和基坑竖向围护结构中间回填素混凝土的换撑施工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基坑开挖及拆撑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别研究了采用传统换撑梁和回填混凝土作为基坑拆撑传力构件的方案下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及传力构件的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换撑梁和回填混凝土模型中地连墙和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形态相似,表明回填混凝土对拆撑板和地连墙的传力良好,但地连墙的最大侧向变形略有增大,增大幅度约8%;回填混凝土在拆撑过程中最大压应力没有超过自身抗压强度,但在拆撑板位置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每次回填需要施工到对应拆撑板深度以上至少0.5 m处,从而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2025年06期 v.24;No.260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建筑教育

  • 新工科背景下“赛教融合”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大鹏;韩晨;朱超;张红欣;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为教学理念,以昌吉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为研究对象,其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工程案例库固定,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轨,学生缺乏实际的制图能力,故将成图大赛引入工程制图课堂教学,构建“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工程制图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表达能力,构建工程制图课程新体系,结合成图大赛大纲的知识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赛教融合”教学实践,逐步提升工程制图教学质量,为我校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革指引了方向,为地方工业持续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动力。

    2025年06期 v.24;No.26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建筑类“双碳”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王雄;

    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加减法”,全面转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控高耗能行业产能、推进节能低碳技术发展,培养具备“双碳”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新质生产力需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引导建筑行业创新管理方法。人才培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于梳理应用型高校建筑类“双碳”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和产教融合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重塑专业与课程目标、推进“1+X”技能培训、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群和探索“订单式”协同育人等,形成“产学研用融合”的建筑类专业应用型“双碳”人才培养体系。

    2025年06期 v.24;No.260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李光平;卢燕;孙超超;

    OBE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OBE理念强调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监测评估及反馈方式的改革,旨在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产学研基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如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逆向课程设计、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定制班试点、企业导师“进课堂、带班级、师徒制”、举办专题研讨会、人员交流互访等多种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空间和阵地。

    2025年06期 v.24;No.260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维耦合·数字驱动·平台赋能”:高职土建专业市域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模式

    林昕;

    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存在的“校热企冷”“合而不深”等突出问题,提出“多维耦合-数字驱动-平台赋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框架,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筑类专业改革实践,形成“七维实践体系+三级对接机制+虚实融合平台”的创新路径。通过实践,校企资源协同度得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参与率提到增长,技术技能竞赛获奖率也得以提高。该模式为破解产教融合深层矛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对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5年06期 v.24;No.260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云南建水蚁工坊的建筑设计 民间制陶文化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洛嘎;

    <正>建水蚁工坊,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是一组以蚁巢造型为主题的现代建筑。它们或为雄伟的城堡,或为高耸的尖塔,或为环形的长廊,风格自由想象丰富。建筑由方方正正的空心砖拼接而成,似乎能从砖块正中的洞穴里窥见奇妙的世界。建筑由云南怪才艺术家罗旭设计,用于民间烧陶文化的研发、生产和体验,是集吃住娱购和手工制陶体验为一体的艺术园区。在蚁工坊中生活、劳作与休憩时,人们能切身感受到蚂蚁族群般的勤劳精神。

    2025年06期 v.24;No.26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拓圈行动添新篇,智慧建造启新程——重设集团与中国五冶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正>5月下旬,重庆设计集团与中国五冶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刚,中国五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永繁出席并见证签约。双方表示,将基于互利共赢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在工程设计、技术研发与全产业链建造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重点围绕智慧建造、城市更新、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协同,整合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5年06期 v.24;No.260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喜讯!市建科院助力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

    <正>近日,由重庆设计集团所属子企业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市建科院”)参与检测的市级重点项目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至此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形成“3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4条跑道”运行格局。本次投用的T3B航站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6万m~2,是目前全球吞吐量最大的单体“卫星厅”。从空中俯瞰,T3B航站楼呈“X”造型,布局了中央大厅和4条指廊,航站楼外观造型象征鲲鹏展翅,展现重庆独特的山水风貌特色和重庆民航事业的蓬勃生机。

    2025年06期 v.24;No.260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重大节点!市建科院助力“疆电入渝”工程进入新阶段

    <正>近日,哈密至重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迎来重大节点——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市建科院”)承担检测任务的渝北±800 kV换流站工程(渝北换流站)成功完成端对端调试送电任务。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新疆的绿色能源首次正式送入重庆电网,为两地的能源发展和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哈密至重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之一,是“疆电入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疆电外送”直流第3条通道。

    2025年06期 v.24;No.260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市建科院高质量保障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顺利完工

    <正>近日,重庆设计集团所属子企业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市建科院”)顺利完成重庆港万州新田港区二期工程全部质量检测工作,为项目顺利完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该工程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水运枢纽,总投资16.98亿元,设计年吞吐能力1 477万t。市建科院针对项目特点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系统开展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节能在内等多个项目检测。重点检测和试验抽查了各类生产与辅助建筑物材料、构件、半成品、建筑安装物、成品。

    2025年06期 v.24;No.260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巴滨路上的“老重庆” 重庆巴南区西流沱小镇 天下古镇

    洛嘎;

    <正>西流沱小镇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半岛长江之畔,是国家AAAA级景区。小镇以巴渝传统民居建筑为主,与民国风相融合,以街带院,街巷相交。建筑群高低错落、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小镇分布有南塘市集、美丽市集、报恩塔、许愿井、古戏台等特色景点,重现巴渝生活场景。戏台原型是傩戏戏台,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顶上一排小青瓦呈鱼鳞状分布,四角飞檐起翘,戏台两边的龙头吞吐日月,栩栩如生。报恩塔是西流沱小镇最醒目的存在,塔高七层,登上高塔可以俯瞰整个西流沱与长江。小镇内建筑多为木穿斗、斜坡顶、薄封檐,采用传统的围合与参差的布局,街巷院落错落有致,外墙高勒脚、半桩台与牌楼宝塔交相呼应。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边欣赏长江浩渺,一边喝茶享受“半日清闲”,在高楼林立中,领略独具巴渝特色的城市生活。

    2025年06期 v.24;No.260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重庆市城市安全技术研究院既有建筑安全研究中心

    <正>重庆市城市安全技术研究院既有建筑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与更新改造研究所组建而成,聚焦既有建筑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及安全运维三大核心领域,致力于科研创新与技术服务,提供“体检-诊断-治疗”全流程技术支撑。主要工作和成果包括:技术支撑 深度参与重庆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专班、城镇房屋外墙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专班,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科研攻关 开展城镇房屋建筑群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与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技术研究、重庆市城镇自建房安全隐患调查与加固改造成套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开发“城镇建筑安全诊治运维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2025年06期 v.24;No.26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